| 
      每当小区里飘起清新的苇叶香时,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了。端午节虽然不像春节、中秋节那样显得隆重,远方打工在外的家人没有足够的时间落叶归根家人团聚,但是也没有一个节日,会像端午节那样让小区里聚集三三两两的妇女,围着一盆雪白的糯米蜜枣,手上绕着碧绿的苇叶,包裹上从水里捞出来的糯米、蜜枣或者其它的馅料,被五色彩线一缠一绕就成了一只只小巧的粽子。这样一幅画面不仅仅是一种几千年情怀的传承,更是一种人文生活的向往。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也称端五,端阳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,有很多的版本。比如纪念屈原说,纪念伍子胥说,纪念曹娥说等等。其中最深入人心的,莫过于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。他倡导举贤授能,富国强兵,力主联齐抗秦,却遭谗去职,被赶出都城,流放到沅、湘流域。他在流放中,写下了忧国忧民的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等不朽诗篇,独具风貌,影响深远(因而,端午节也称诗人节)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京都。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,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,于五月五日,在写下了绝笔作《怀沙》之后,抱石投汨罗江身死,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。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。有位渔夫拿出饭团、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。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。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
 过端午节,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,徐州人主要的习惯是包粽子、煮鸡蛋、插艾条等。粽子的口味主要有甜、咸两种。甜味有赤豆粽、蚕豆粽、枣子粽、豆沙猪油粽、枣泥猪油粽等。咸味有:猪肉粽、火腿粽、香肠粽、虾仁粽、肉丁粽等,徐州的粽子主要以蜜枣为主。形状多取三角形,也有四角形的,俗称斧头粽子,看起来简单,但是相当考验功力。我曾经跃跃欲试过,几乎每一只都有米粒“跑”出来。记得小时候上学每逢端午节时,妈妈总会塞给我一个热腾腾的刚煮好的鸡蛋,大概是蛋形如心的缘故,所以吃了鸡蛋就能保佑我们平平安安吧。艾条是药用植物,有浓烈的香味,具有驱虫功效,所以常常看见徐州过端午节时家家户户在大门的两侧插上艾条。
     今年的端午节适逢高考,这几乎成了徐州城里一等一的大事,每个中学的门口都守着满脸紧张的父母,可怜天下父母心,今年的端午节比起祈求平安健康,孩子的成绩才是最让父母挂心的。衷心的祝愿每一位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,也祝愿每一位父母端午安康。 
 |